在物联网 (IoT) 时代,众多设备通过无线方式互联,物联网天线的电磁兼容性 (EMC) 设计至关重要。物联网设备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运行,如果天线的 EMC 设计不当,可能会导致各种问题。
物联网天线 EMC 设计的一个关键方面是最大限度地减少电磁干扰 (EMI)。物联网天线的设计应使其能够在指定频段内辐射信号,而不会产生可能干扰附近其他设备的过大 EMI。例如,在智能家居环境中,可能存在多个物联网设备,例如智能恒温器、安防摄像头和智能音箱,它们都在近距离运行。如果智能恒温器的天线发射出强烈的 EMI,可能会干扰附近安防摄像头的通信,导致连接中断或视频信号失真。为了缓解这种情况,天线设计人员会使用适当的屏蔽等技术。天线可以封装在金属屏蔽层或屏蔽外壳中。这种屏蔽层有助于抑制天线产生的电磁场,从而降低 EMI 泄漏的可能性。此外,在天线电路中使用铁氧体磁珠也有助于抑制高频噪声并降低电磁干扰 (EMI)。
另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是天线对外部 EMI 的抗干扰能力。物联网天线需要能够清晰地接收信号,即使在存在其他电磁干扰源的情况下也是如此。例如,在工业环境中,大型机械、电机和电力线通常会产生强大的电磁场。在这种环境中使用的物联网天线必须设计成能够承受这些外部 EMI。实现这一点的一种方法是在天线的接口电路中使用差分信号。差分信号涉及传输两个互补信号,然后接收器可以减去这两个信号以抵消共模噪声,而共模噪声通常是外部 EMI 造成的。此外,天线在物联网设备中的位置也对其抗干扰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将天线远离设备内的其他噪声组件(例如电源或高速数字电路)可以显著提高其在噪声电磁环境中的性能。
物联网天线的电磁兼容性 (EMC) 设计也需要符合国际和行业特定标准。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 (FCC) 法规和欧洲 CE(欧洲一致性测试)等标准规定了 EMI 发射和抗扰度水平的限值。制造商需要通过严格的测试确保其物联网天线符合这些标准。这包括在消声室中进行 EMI 发射测试以测量天线发射的电磁辐射量,以及在天线暴露于不同程度的外部 EMI 的情况下进行抗扰度测试以评估其性能。
阅读建议: